2005年,当徐根宝在崇明岛竖起"十年磨一剑"的牌匾时,很少有人能想到,这支由平均年龄不到15岁的少年组成的上海东亚队,会在未来十余年间深刻影响中国足球的格局。 在简陋的崇明训练基地,第一批球员每天清晨5点半就开始训练。武磊、张琳芃、颜骏凌、王燊超等日后国脚,当时挤在8人一间的宿舍里,每月生活费仅600元。徐根宝独创的"抢逼围"战术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,让这批球员练就了过硬的技战术素养。 2007年,平均年龄17岁的东亚队以"娃娃兵"姿态征战中乙。面对年长10岁的对手,他们用流畅的传控和不知疲倦的跑动震惊足坛。赛季末的冲甲关键战,武磊梅开二度的表现让全国球迷记住了这个身高仅1米73的"崇明梅西"。 2012年上港集团收购球队后,首批球员面临职业足球的残酷竞争。有人成为球队核心,有人无奈转会,更有姜至鹏等球员历经多队漂泊终成国脚。这支队伍为中国足球提供了宝贵的青训样本: 如今,当球迷在八万人体育场高呼"东亚子弟兵"时,那段白手起家的岁月依然令人动容。这批球员用15年时间证明:坚持青训的道路虽然漫长,但终将开花结果。上海东亚第一批球员:中国足球青训的拓荒者
青训基地走出的"黄金一代"
"那时候我们连训练服都要自己手洗,冬天水冷得刺骨,但没人喊苦。"——某位首批队员回忆道
中乙联赛的青春风暴
职业化转型的阵痛与成就
球员 现状 国家队出场 武磊 上海海港队长 89场 颜骏凌 国足主力门将 52场 王燊超 多面手后卫 31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