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,操场上的塑胶地面被晒得发烫。我穿着印有校徽的13号球衣,听着场边此起彼伏的加油声,突然意识到——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校际篮球赛。
第一节:意外入选
记得三个月前教练在训练结束后单独留下我:"下周开始跟一队合练。"当时我正用毛巾擦着汗湿的头发,听到这话差点把矿泉水瓶捏爆。作为高二才接触篮球的"半路出家"选手,能挤进校队替补名单已是奇迹。
"世界杯赛场上那些球星,哪个不是从校队比赛开始做梦的?"教练总爱这么说。
第二节:魔鬼训练
接下来的日子像被按了快进键。每天清晨5:30的体能训练让我的球鞋总是沾着晨露,晚上加练到保安来赶人成了常态。最难忘的是那个暴雨天,我们在室内球场反复练习联防战术,汗水把木质地板浸得能照见人影。
- 周一/周四:力量训练+投篮500次
- 周二/周五:战术演练+全场对抗
- 周末:观摩职业联赛录像
第三节:决胜时刻
决赛那天体育馆座无虚席。第四节最后17秒,我们落后2分。对方主力控卫像猎豹般紧盯着我,我能听见自己太阳穴突突的跳动声。当记分牌跳到00:03时,我投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记后仰跳投——球在篮筐上颠了三下,最终落入网窝。
现在每次看到世界杯球员入场时触摸队徽的动作,都会想起那天我们全队扑向记分台的模样。校队比赛教会我的不仅是篮球技巧,更是明白每个伟大梦想,都始于某个平凡的午后训练。
后记:今年校队招新时,我看到有个新生在三分线外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,就像三年前的自己。也许某天,他也会站在更大的赛场,但永远不会忘记代表校队出征时,球衣背后沉甸甸的分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