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陈艾森站在世界杯跳水赛的跳板上时,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。这位来自广东的27岁小伙子,已经是中国跳水队当之无愧的"老将"。从2016年里约奥运会双冠王到如今的世界杯常客,陈艾森用他标志性的"教科书式动作"征服了无数国际裁判。 1995年出生的陈艾森,8岁开始接触跳水。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教练至今还记得,这个瘦小的男孩第一次站上10米台时"眼睛里的光芒"。2014年仁川亚运会,19岁的他一战成名,从此开启了中国跳水男队的"陈艾森时代"。 在最近结束的世界杯跳水系列赛中,陈艾森在男子10米台项目上遭遇了英国名将戴利的强力挑战。前五轮比分胶着,直到最后一个动作——他选择了难度系数3.7的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半,近乎完美的入水让7位裁判打出10分,最终以总分586.20分逆转夺冠。 为了备战这次世界杯,陈艾森和教练组制定了"早五晚九"的特训计划。每天清晨5点就开始陆上训练,要完成200次弹网起跳和300次核心力量训练。下午的水上训练更是严苛,一个动作常常要重复练习50遍以上。 "去年腰伤复发时,他绑着护腰也要完成每天的训练量。"队医透露,"这就是中国跳水运动员的执着。"世界杯跳水赛的"中国时刻"
天才少年的成长轨迹
"他的动作就像用尺子量过一样精准。"——国际泳联技术代表这样评价
世界杯上的关键一战
冠军背后的魔鬼训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