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男篮亚洲杯的精彩赛事中,中国队以79:71战胜了韩国队,这也是他们时隔十年重新闯入四强的骄傲时刻。然而,这场比赛却因裁判的争议判罚而蒙上了一层阴影。比赛中,中国男篮在单节内被判罚了17次犯规,差点让他们辛苦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。
那么,这位裁判到底是谁?为何似乎对中国男篮情有独钟?答案终于揭晓,这名裁判名叫舒瓦伊里,来自伊拉克,他曾在2022年亚洲杯小组赛中对中国男篮造成过伤害。在那场对阵巴林的比赛中,他曾连续判罚中国男篮4个技术犯规,直接将赵睿和孙铭徽罚出场。尽管最终中国队仅凭姜伟泽的出色发挥,以及顾全在比赛结束前的关键进球,以1分险胜,但若失利,后果真的不堪设想。
可见,舒瓦伊里对中国男篮的判罚很偏执,丝毫不留情面。不难想象,赵睿在收到个人第三次犯规后无奈地向他抱怨,但舒瓦伊里却只是微微一笑,似乎毫不在意。比赛进入最后时刻,韩国队已无力再战,赵睿把控住时间,直到最后一秒才将球抡起,猛击地板,释放出他心中对胜利的欢呼,也是对裁判奇葩判罚的一种抗议。
主教练郭士强根据韩国队的特点进行了充分的战术准备,成功限制了对手的三分球。要知道,在对黎巴嫩的比赛中,韩国队全场命中了22记三分,三分命中率高达57.9%。然而在与中国队的这场较量中,韩国队仅命中3记三分,命中率下滑到可怜的12.5%。
展开全文
挑战虽多,郭士强的准备却有些疏漏,未能有效应对舒瓦伊里的执法风格。回想2022年,杜锋执教时期的那场对巴林的比赛,整场面露严肃,或许如果郭士强能在赛前和他沟通一下,形成默契,队员们也许不会在第三节犯规次数飙升至17次。
东方体育日报的记者薛思佳在社交媒体上点评得非常到位:“第三节韩国队获得了17次罚球,而中国男篮三节才11次。”这是恰如其分的批评。全场比赛中,中国队13罚10中,而韩国队则是在26次罚球中命中20球,其中第三节单节罚球就高达15次。
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,在第三节里,韩国队竟在运动战中只投中一个三分球,却获得了15分的罚球。与此相关的还有一次颇具争议的判罚,胡金秋在冲击篮筐时遭遇了韩国球员的肘击,眉骨受伤鲜血直流。通过慢动作回放可以看出,韩国球员已经防守失位,却仍然伸手打向胡金秋的面部理应被判作犯规,然而舒瓦伊里却在观看回放后选择让比赛继续。
这样的不公让胡金秋心情低落,但他仍急切地对医护人员说:“快处理伤口,我得上场。”这样的坚韧不拔,正展现出中国男篮顽强的斗志。他们在面临种种不利条件时,依然凭借强烈的荣誉感奋战到最后时刻,即使流血也毫不退缩。
中国男篮在亚洲杯的表现让人鼓舞,期待他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继续发扬这种拼搏精神,迈向更高的荣誉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